《年轮》版权纷争:一场撕裂音乐圈体面的风暴

发布于:2025-07-26 阅读:8
近日,歌曲《年轮》原唱与版权之争引发热议。网红旺仔小乔言论点燃导火索,QQ音乐操作激化矛盾。汪苏泷收回授权,张碧晨坚称唯一原唱。这场纷争暴露音乐产业痛点,造成三输局面,让承载青春记忆的金曲沦为牺牲品。

最近,《年轮》原唱争议闹得沸沸扬扬。一首承载无数人青春回忆的歌曲,如今却因为原唱的认定问题,让相关各方陷入舆论风波,着实令人唏嘘。

年轮

一切的导火索,源自网红“旺仔小乔”在直播间的一句断言。7月22日,面对网友提醒标注原唱汪苏泷时,她斩钉截铁回应:“《年轮》原唱只有张碧晨,我认定的不会改!” 这句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言论,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。

随后,QQ音乐在7月23日移除了张碧晨版《年轮》的“原唱”标识,仅标注为“演唱者”,而汪苏泷版本仍保留“原唱”标签。这一操作瞬间点燃了舆论风暴。虽数小时后平台恢复标识,但裂痕已然产生。

7月25日凌晨0点刚过5分钟,汪苏泷工作室发布声明,宣布收回歌曲《年轮》所有商业演唱授权。15分钟后,张碧晨工作室针锋相对地回应,坚称张碧晨是 “无可争议的唯一原唱”。

版权之争

汪苏泷方收回《年轮》所有商业演唱授权,同时确认另一首歌曲《梦幻诛仙》为双原唱模式。这一合法但凌厉的版权杀招,直接将张碧晨推入尴尬境地:她的录音版本仍可传播,但未来商演若唱《年轮》,将面临侵权风险。

张碧晨工作室则以国家级版权登记和十年前的首发记录为凭,强调其“无可争议的唯一原唱”地位。至此,十年合作伙伴,在版权战场上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相见了。

《年轮》版权之争,深植于2015年《花千骨》OST发行时的“双黄蛋”策略:张碧晨女声版与汪苏泷男声版先后落地。这本是行业心照不宣的“并行宇宙”,然而音乐平台的混乱标注和法律对“原唱”定义的模糊不清,埋下了隐患。

从法律层面看,《著作权法》未对“原唱”作出明确定义,原唱与否与版权归属并无必然联系。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享有版权,有权收回授权;张碧晨作为表演者,其表演者权也受法律保护。然而,双方争论“唯一原唱”,不仅无意义,还让行业陷入混乱。

音乐圈

这场纠纷,让汪苏泷背负“断人财路”的指摘,张碧晨痛失以代表作进行商业演唱的自由,听众也见证了喜欢的歌曲沦为规则漏洞与利益博弈的祭品。

《年轮》困局背后,暴露了OST产业的权益割裂问题。音乐作为剧集附属品,制作预算常常不足,词曲作者与演唱者大多收取一次性劳务费,鲜少参与后续分成。

目前来看,“年轮大战”呈现出“三输”的局面。在流量与创作的天平上,情感共鸣成了最脆弱的砝码,这场纷争或许只是音乐产业版权乱象的一个缩影。音乐行业应完善版权规则、加强行业规范,让音乐回归纯粹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年轮 版权之争 汪苏泷 张碧晨 音乐圈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