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铜仁:从无名小城到“中国抹茶之都”的逆袭

发布于:2025-09-02 阅读:3
贵州铜仁,曾默默无闻,如今成为“中国抹茶之都”。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820多吨,产销量和出口量排名全国第一、全球第二。这里有高标准原料基地和生产线,抹茶品质超国际标准。从茶园到工厂探秘其诞生过程,还将抹茶玩出多种花样,产业潜力巨大。

2025年,朋友圈被抹茶千层、抹茶冰淇淋、抹茶拿铁刷屏。细心的人会发现,以前包装上的“日本宇治抹茶”,如今悄悄换成了“贵州铜仁抹茶”。这一改变背后,是一场酝酿多年的“绿色革命”,正改写着全球抹茶版图。

贵州铜仁抹茶

贵州铜仁,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地方,正凭借抹茶产业大放异彩。被称为“中国抹茶之都”的铜仁,抹茶产量和影响力不断攀升。2025年刚过一半,其抹茶产量就冲到了820多吨,2024年更是卖出1200吨的好成绩,产值达3.02亿元。

铜仁能取得如此成绩,离不开其独特的优势。这里有抹茶的高标准原料基地和生产线,品质超越国际通行标准,年产量可达4000吨。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也坐落于此,能把抹茶研磨得无比精细,达到1300目以上,每颗抹茶粉直径10微米左右,比面粉还要细腻10倍多。凭借这些优势,铜仁抹茶的产销量和出口量排名全国第一、全球第二。

抹茶生产车间

贵州是茶叶种植大省,有茶园超700万亩。高海拔、低纬度、多云雾的地理和气候条件,非常适宜茶树生长。要制作高标准的抹茶,从茶叶种植、管护到采摘、加工每一步都有严格标准。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的一片1000多亩的茶园,海拔约1400多米,茶场工人趁着降雨停止,操作采茶机采收2025年的第三季茶叶,这些茶叶就是制作抹茶的原材料。

抹茶园和普通茶园最大的区别在于遮阴处理。很多茶树被遮荫网覆盖,掀开遮荫网,里面保持着柔和光亮,既保证了茶叶生长所必需的光合作用,又避免了阳光直射。这样长出来的茶叶更加油润鲜亮,能大量形成口味鲜甜的茶氨酸,并抑制带有苦涩口感的茶多酚的生成。对比露天生产的茶叶和经过遮阴处理的抹茶园里的茶叶,能明显看到后者色彩鲜绿,更接近冲泡出来的抹茶的颜色。

抹茶作为饮品和食品添加原料,对食品安全要求极高。多年前,贵州省就提出了干净茶的理念,制定了严格的农药禁用标准,建立了茶园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。2018年,贵州省又发布了全国首个抹茶地方标准,对茶氨酸含量和农残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。这些近乎严苛的标准,倒逼茶园改变以往的管护方式,如一年四季都不能使用除草剂,只能靠人工和机械除草,同时大量减少化肥的使用,增加有机肥的投放。

抹茶茶园

茶叶采摘后,进入碾茶环节。在一家碾茶工厂,能闻到扑面而来的茶的清香,这里正在进行杀青、烘干、梗叶分离等流程。2024年底,这家工厂采购了全新的生产线,产能比以前的进口生产线大幅提升,且降低了能耗和用工成本。

位于铜仁市江口县的世界最大抹茶工厂,是贵州抹茶产业的“火车头”。来自全省的所有碾茶都会汇聚到这里,每天有超10吨的精制抹茶在这里被生产出来,作为“中国新特产”发往全球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其实,抹茶最早可追溯到我国魏晋时期,在宋代发展兴盛,并形成了点茶的品饮方式。如今,在贵州铜仁,千年抹茶正在焕发新的活力。宋代抹茶制作方法“点茶法”有一套完整流程,烤炉炙茶、茶碾碾茶、筛网罗茶,几道工序后,茶叶片便成了抹茶粉。古时,抹茶被称为“末茶”,名字由茶粉形态而来。候汤、温盏、将茶粉置于茶盏中,手持茶筅击打调膏、分次注水、不断击拂,直至打出“雪沫乳花”。我国唐宋时期,抹茶发展成了包含器具、流程、审美追求的“茶艺仪式”,还催生出“斗茶”活动。

在贵州铜仁,传统点茶技艺变身成了2025年暑期热门的文化旅游项目。游客在专业指导下,学习、体验点茶技艺,古老的抹茶制作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铜仁流行着“万物皆可抹”的说法。抹茶已跳出传统饮法的局限,与各式各样的食材碰撞出创意火花。如“抹茶 + 甜品”“抹茶 + 糖果”“抹茶 + 面条”,甚至与当地特色的鲟鱼、豆腐等农产品搭配。研发人员大胆将抹茶与多种食材结合,创造出既符合现代饮食潮流,又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产品类别。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拓展了产品线,更赋予了传统抹茶当代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
有统计显示,在2024年的全球抹茶消费版图上,大约每消费7杯抹茶,就有一杯的原产地来自贵州铜仁。2025年6月,一批62吨的铜仁抹茶产品成功装箱启航,运往海外市场。目前,铜仁抹茶企业已在海外4个国家设立了销售办事处,将进一步深耕海外市场,助推铜仁抹茶这张“中国新特产”名片香飘世界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贵州铜仁 抹茶产业 抹茶之都 抹茶生产 抹茶文化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