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作大咖马伯庸的育儿难题与创作之路
近日,写作大咖马伯庸自曝儿子不爱阅读、作文拉胯,无奈送其去作文班,引发网友共鸣。他作品独特,多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。从早期获奖到如今新书分享,马伯庸创作···
2025-08-30
这些天,多所高校录取通知书接连亮相,它们不再只是一张简单的入学凭证,更成为了高校展示自身文化与特色的亮丽名片。
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远看是书,翻开是灯。打开后眼前流过一幅长长的画卷,礼盒内书灯展开,是陕北公学青年奔赴延安的立体画面。还随赠五大学科书签,构筑学术高地。新生和学长学姐们都在评论区表达了期待与羡慕。
复旦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是建校120周年的限定款。灵感源于中国传统书匣,分为两层。第一层是潞绸为封的录取通知书,第二层存着两枚茶砖、一封书信和一张沉金工艺NFC卡片。用带NFC功能的手机轻触,可点亮光华楼上的星光,跳转《新生入学报到手册》。
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礼盒采用经典“交大红”配色,打开礼盒,生动立体的交大代表形象跃然纸上。通知书外壳可像相框一样立在桌面,内封正面由生宣纸包裹,勾勒“紫气东来门”线描。礼盒中还有文创套装,沙漏摆件内嵌“天鲸号”挖泥船沙漏,寓意迈向130周年。
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礼盒里有专属药香香氛,葫芦扩香器灵感来自“悬壶济世”,雕刻草本纹。礼盒复刻“六合函套”,盛放山河草木灵气。
哈尔滨工业大学为2025级本科新生准备了“宇宙级”浪漫。录取通知书上镌刻校长寄语的圆片,由“梦舟”飞船、天问二号探测器返回舱核心热防护同款材料制作。还放置了“哈工大小卫星梦想遨游计划”邀请函,新生扫码可输入梦想,未来将随卫星飞天。
浙江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采用烫透工艺,0油墨、0溶剂、0染料,环保又节能。还有三款磁吸校徽随机搭配,科技感满满。
天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正逢建校130周年,以信笺展示百卅荣光,还包含一枚承载厚重历史的金属徽章。
北京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选取绿色低碳钢打造校徽,以“钢铁红”为主色调,沉稳大气。拉开能看到“USTB”与“2025”交替,翻开可见校长寄语。
回顾2024年,也有许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别具一格。上海交通大学2024年本科录取通知书礼盒有带“密码锁”的齿轮转盘,解锁后才能开启,里面有校长的信、校史尺等。哈尔滨工业大学2024年录取通知书里的“金”钥匙,由高性能钛合金制成,寓意开启未来之门。
中山大学2024年正值100周年校庆,“百年树人”礼盒内的金色“世纪之门”徽章充满科技感,还镶嵌有硅晶圆。复旦大学2024年录取通知书封面采用潞绸织造技艺面料,将“复旦蓝”与非遗文化融合,每一份都是独家订制版。
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引入盲盒,有不同历史时期的校徽纪念章和书院徽章,函匣内还有需亲手拼装的立体书立,讲述革命历史和强国征程。
这些高校录取通知书不仅创意十足,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学子的美好期许。无论是科技元素的运用,还是传统文化的传承,都让我们看到了高校的用心与创新。相信拿到这些通知书的学子们,也将开启一段精彩的大学生活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近日,写作大咖马伯庸自曝儿子不爱阅读、作文拉胯,无奈送其去作文班,引发网友共鸣。他作品独特,多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。从早期获奖到如今新书分享,马伯庸创作···
2025-08-30
2025上海书展落幕,人民文学出版社“人文之宝”的“鲁迅系列·大先生的毛背心”成焦点。其原型是鲁迅标志性穿搭,承载着许广平的心意。自推出后收获好评,未来还···
2025-08-22
8月16日,清华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获《感动中国》2024年度人物。此前网传其获300万奖学金并捐出,经确认不实。庞众望出身困境却奋发图强,高考入清华,立志科···
2025-08-18
暑期各地掀起非遗体验热潮,孩子们和游客在浙江省非遗馆学扎染、笋壳剪贴,在江西景德镇制瓷,在苏绣小镇感受苏绣魅力等。各地依托场馆资源开展活动,让大家沉浸···
2025-08-07
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季,“降级报志愿”趋势明显。5位高分女生放弃名校,选定向就业非985、211校或家乡二本定向师范、医学院。有人失落,有人心安,是在现实、期望与···
2025-08-04
最新资讯
写作大咖马伯庸的育儿难题与创作之路
“鲁迅同款毛背心”走红书展,承载时代温情
清华博士庞众望获《感动中国》人物,否认300万奖金传闻
暑期非遗体验热,传统文化焕生机
那些为了稳定出路放弃名校的高分女生
武汉大学科研与教育成果丰硕,发展态势良好
大幅降分补录,民办本科面临的挑战与出路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发“未录取通知书”引热议
2025 年高校专业大洗牌:热门不再,新兴崛起
674分考生选福耀科技大学引争议,多元选择彰显教育新趋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