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“聪明药”成孩子健康与未来的隐形杀手

发布于:2025-07-12 阅读:13
为提成绩,不少家长让孩子服“聪明药”,结果危害极大。如杨宏吃后成瘾,还含“摇头丸”成分。“聪明药”属严管精神药品,非患者用风险高,且私自交易违法。这反映教育焦虑,家长应理性对待孩子成绩。

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“聪明药”悄然走入了一些学生和家长的视野。所谓“聪明药”,本是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ADHD)等病症的精神药品,然而如今却被部分人当作提高成绩的“捷径”。

聪明药

优等生杨宏就是“聪明药”的受害者之一。进入高三后,成绩下滑的她在母亲未咨询医生的情况下,通过非正规渠道购得“聪明药”。服药后,她注意力更集中,成绩有所回升,但也自行加大药量。高考结束后,她因药物成瘾,在母亲陪同下走进医院。

“聪明药”主要包括专注达、阿德拉和莫达非尼等,其主要成分哌甲酯等在临床上用于治疗ADHD。但这些药对非ADHD患者危害极大。非患者服用初期可能有“功能增强期”,但易形成心理依赖,导致成瘾和不可逆神经损伤。像杨宏就出现失眠、掉发、心悸等问题,还产生被害妄想。

药物成瘾

“聪明药”的来源渠道复杂。一方面,部分医院在诊断和开药时不够严谨,使得处方药流入市场。如患者李某生将从医院开的专注达卖给他人,最终因贩卖毒品罪获刑。另一方面,大量“聪明药”来自海外代购或个人走私。如今,“聪明药”销售渠道更加隐蔽,在部分社交平台评论区仍有卖家引流。

私下交易“聪明药”已触犯刑法。跨境购买若用于治疗且符合规定则不构成犯罪,否则可能构成走私毒品罪;境内若当成毒品替代品且有贩卖行为,则构成贩卖毒品罪。

“聪明药”滥用现象反映出药物管控失范和教育理念偏差。相关部门应加强精神药品管控,医疗机构要严格源头把关。家长也应理性看待孩子成绩,避免因教育焦虑让孩子陷入“聪明药”陷阱。

教育焦虑

杨宏的悲剧为我们敲响了警钟。在追求成绩的道路上,我们不能让“聪明药”毁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。希望家长们能保持科学理性,为孩子选择正确的成长之路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聪明药 药物成瘾 教育焦虑 精神药品

相关文章

  • 写作大咖马伯庸的育儿难题与创作之路

    写作大咖马伯庸的育儿难题与创作之路

    近日,写作大咖马伯庸自曝儿子不爱阅读、作文拉胯,无奈送其去作文班,引发网友共鸣。他作品独特,多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。从早期获奖到如今新书分享,马伯庸创作···

    2025-08-30

  • “鲁迅同款毛背心”走红书展,承载时代温情

    “鲁迅同款毛背心”走红书展,承载时代温情

    2025上海书展落幕,人民文学出版社“人文之宝”的“鲁迅系列·大先生的毛背心”成焦点。其原型是鲁迅标志性穿搭,承载着许广平的心意。自推出后收获好评,未来还···

    2025-08-22

  • 清华博士庞众望获《感动中国》人物,否认300万奖金传闻

    清华博士庞众望获《感动中国》人物,否认300万奖金传闻

    8月16日,清华精密仪器系博士生庞众望获《感动中国》2024年度人物。此前网传其获300万奖学金并捐出,经确认不实。庞众望出身困境却奋发图强,高考入清华,立志科···

    2025-08-18

  • 暑期非遗体验热,传统文化焕生机

    暑期非遗体验热,传统文化焕生机

    暑期各地掀起非遗体验热潮,孩子们和游客在浙江省非遗馆学扎染、笋壳剪贴,在江西景德镇制瓷,在苏绣小镇感受苏绣魅力等。各地依托场馆资源开展活动,让大家沉浸···

    2025-08-07

  • 那些为了稳定出路放弃名校的高分女生

    那些为了稳定出路放弃名校的高分女生

   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季,“降级报志愿”趋势明显。5位高分女生放弃名校,选定向就业非985、211校或家乡二本定向师范、医学院。有人失落,有人心安,是在现实、期望与···

    2025-08-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