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稷山回应农村公厕‘只能看不能用’:全面排查整改,严肃追责问责

发布于:2025-07-21 阅读:10
7月20日晚,央视曝光稷山县农村高标准公厕‘建而不用’。次日稷山县委宣传部通报,经核查情况属实。县委县政府将全面排查整改,落实长效管理机制,确保设施开放,同时县纪委监委对失职人员追责问责。

农村公共厕所的建设与管理,看似是一件小事,却直接关系着群众的身体健康、乡村的环境卫生,更连着老百姓的生活品质。然而在山西稷山县,却出现了高标准公厕‘建而不用’的怪事。

农村公厕

央视《财经》栏目组接到群众举报,稷山县村里投入不少资金建成的新公厕常年挂着锁、关着门,成了村民口中‘只好看不好用’的摆设。一边是崭新的公厕‘铁将军把门’,一边是村民无奈继续使用‘脏乱差’的老旧旱厕。

记者实地走访发现,部分公厕外观设计精巧,选址也贴近村民日常活动区域,单从规划上看,确实考虑了便民需求。可就是这些本应常年开放、随时能用的公共设施,却被长期闲置,村民们只能看,不能用。

以吉家庄村为例,今年1月‘稷山融媒’发布的视频显示当地新建公厕大门敞开,意味着可以正常使用。但记者前往时,厕所大门紧闭。吉家庄村作为示范村和试点,正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,新建的公厕各项设施配置完善,也能正常使用。但村委会工作人员称,平时关闭厕所是为省却日常清理的麻烦,若使用需自行打扫。

建而不用

记者在‘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’查到,‘稷山县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财政奖补项目(新建公厕)合同公告’显示,采购人为稷山县农业农村局,合同金额230.28万元,计划新建23座公厕,资金来源于政府资金。但记者前往农业农村局询问公厕位置,未得到明确答复。

在稷山县多个村镇走访发现,如太阳乡东里村、西里村、白池村、贾峪村、邢家庄村等,新建的公厕全都大门紧锁,无法使用。工作人员表示,因使用公厕会产生费用,又担心村民素质不高带来维护难题,所以继续让村民使用老旧旱厕。

7月20日晚,央视媒体对稷山县农村公厕未能正常开放公开报道后,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,立即组织人员实地核查,情况属实。随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,安排部署整改工作,对全县农村公厕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排查,落实资金、人员、制度等长效管理机制,确保农村公用设施正常开放。同时,县纪委监委对相关失职失责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山西稷山 农村公厕 建而不用 整改追责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