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则常见流言被辟谣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则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如哺乳期母亲生病不能吃药、干货没有保质期等。为大家揭开这些流言背后的真相,提供科学的生···
2025-08-30
近期,天气形势复杂多变,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诸多影响。气象卫星监测显示,过去两天,四川、甘肃、河南、安徽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或暴雨。降水面从四川盆地到黄淮,雨水影响下,局地散发的强降水特征较为明显。
今年降水呈现出“面上不均匀、单点强度强”的特征。眼下正处于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夏季风将水汽和热量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华北、黄淮、江汉、江淮等地,暖湿空气不断堆积,大气可降水量非常丰沛,导致降雨增多。
部分地区降水在夜间显著增强。白天太阳辐射加热地表,大气混合层深厚,达1.5千米左右,混合层内的大气受地表摩擦影响,风速较小。而到了晚上,日落后地表冷却,混合层高度骤降,离地1千米左右的空气,可以摆脱地表摩擦的束缚,风速将明显增大,输送更多的水汽和能量。同时,风速增加后形成的脉冲,以及受地形抬升等各种因素作用,更易触发对流并形成短时强降水。
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显示,今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正式开始,与常年相比明显偏早,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早。华北雨季开始以来,我国降雨格局呈现“南北两条雨带”分布。
北方雨带方面,7月,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为历史同期最北,沿副热带高压外围北上的暖湿气流偏强,丰沛的水汽与南下的冷空气在北方地区交汇,导致华北、内蒙古等地降水异常偏多。
南方雨带分布于华南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,副热带高压偏北配合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东传,整体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对流活跃,进而有利于台风生成。受台风影响,华南及东部沿海降水异常偏多。
位于南北两条雨带中间的江淮、黄淮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,由于受副热带高压主体稳定控制,盛行下沉气流,造成高温少雨、干旱发展的情况。
国家气候中心预计,8月下旬至9月初,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整体呈现“北多南少”的特征。未来三天,四川、重庆、河南、安徽以及湖北等地仍将有大雨或者大暴雨天气过程,上述地区累计降水量为50至200毫米,局地300至350毫米。需格外关注安徽、河南、重庆及四川盆地等地的地质灾害易发区,可能出现的滑坡、泥石流、中小河流洪水、城乡积涝等。
前期,河南、安徽等地出现高温干旱情况,本次降水将有利缓解农业旱情。但由于长期干旱,土壤结构松散,地表干裂,突降暴雨很容易形成滑坡、泥石流、山洪等地质灾害,要提高警惕。
气温方面,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至偏高,华东中部、华中中部、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阶段性高温过程发生。江苏省气候中心预测显示,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省有两次高温过程,分别出现在8月下旬中期和9月上旬前期。全省平均气温将较常年偏高1~2℃。
随着8月下旬降雨格局变化,各地需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措施。地质灾害风险需高度警惕,特别是在山区特殊气象条件下。城市安全运行同样面临考验,降雨期间,干线公路部分积水点易积水,过往车辆和行人存在涉水风险;部分路段因雨水冲刷可能出现路基软化、过水垮塌等险情。旅游安全也需特别关注,8月正值暑期旅游旺季,各旅游景区游客流量大,同时面临高温、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,安全风险突出。
专家特别提醒,高温退去时可能伴随暴雨,易引发地质灾害。公众在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提高防汛意识,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则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如哺乳期母亲生病不能吃药、干货没有保质期等。为大家揭开这些流言背后的真相,提供科学的生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“不要相信晚上十一点半后的大脑”话题冲上热搜。网友称深夜易做“傻事”,如冲动消费、贪吃等。中医和心理学专家指出,熬夜影响脑健康,还解释了“深夜效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深圳龙岗某小区被传建坟墓引发关注。媒体走访发现施工地在小区外公共用地,工人称是翻新土地庙且已获批。龙岗区民政局回应该构筑物非无主坟墓,属民间信仰···
2025-08-30
2025年9月起一批新规施行,涵盖社保、租房、教育等多领域。如免费学前教育推进,新增养老金领取方式,符合条件消费贷款可贴息,电动自行车速度有规定,非居住空间···
2025-08-30
今年七夕,“垃圾桶寻宝”在社交平台流行。网友分享攻略,组团蹲点商场、高档小区垃圾桶,想捡鲜花、饰品等。但律师指出,若捡到贵重物品拒不归还,可能涉嫌侵占···
2025-08-30
最新资讯
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则常见流言被辟谣
“不要相信晚上11点半后的大脑”上热搜,科学解析深夜冲动原因
深圳一小区被曝建坟墓,民政局回应正核查
9月新规来袭,涉及生活多个方面
七夕“垃圾桶寻宝”火了?背后藏多重风险
被忽视的家庭隐患:禁用插线板仍在“潜伏”
武汉警方辟谣:“双胞胎学生跳楼”系谣言,杜撰者已被处理
良品铺子就“花生上树”宣传致歉并全面核查
反诈老陈打假嘎子哥翻车,直播江湖风波又起
32岁男子跨省通勤两年多,每日6小时往返京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