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现状与防护指南

发布于:2025-07-24 阅读:10
近期佛山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,截至7月23日晚,佛山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195例。该病由伊蚊传播,症状有高热、关节剧痛等。目前无特效药物,防蚊灭蚊是关键。探访定点医院发现,病床加装蚊帐,已有近300人治愈出院。

夏日炎炎,本是享受清凉的时节,然而一种由伊蚊传播的传染病——基孔肯雅热,却在佛山等地悄然肆虐。据7月23日晚广东佛山市五区卫健局更新的数据,截至当晚19时,佛山市已累计公开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,均为轻症病例。此外,澳门也报告了2例有佛山旅居史的病例。

基孔肯雅热

此次疫情最早系境外输入病例在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引发。为了应对疫情,佛山指定了5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,提供防蚊隔离床位3696张,且可根据实际需要继续扩容。

7月23日下午,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顺德区乐从镇的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——乐从医院,该医院也是此次佛山疫情中收治患者最多的一家定点医院。在感染科病区,每个过道门口和病房门口都安装了防蚊门帘,每个病床上也加装了蚊帐,病区过道中还放置了蚊香和灭蚊灯。医院里,新病人陆续被收治,症状减轻的病人也陆续出院。

在乐从医院治疗的韦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患病经历。她大概在7月21日开始感觉到手麻和关节痛,一开始没当回事,但到了7月22日,症状变得严重,“完全无法下地行走”。她的老公也在当天感觉到浑身骨头痛。经过1天治疗后,7月23日,韦女士感觉症状得到缓解,但皮肤还有一点瘙痒,下肢按下去还有一点麻麻的痛感。韦女士怀疑,此次感染很可能与居住环境有关,她家所在的商品楼楼顶近期清理掉一批堆积垃圾,那里可能是蚊虫滋生的乐园。她希望提醒街坊家中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。

防蚊灭蚊

那么,基孔肯雅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?它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。病毒不耐酸、不耐热,56℃的温度下30分钟即可灭活,70%乙醇、1%次氯酸钠、脂溶剂、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。患者、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,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本病的宿主。

感染基孔肯雅热后,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。高烧急袭,患者体温可迅速飙升至39℃甚至40℃以上,且持续高烧不退。剧痛缠身,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、关节肿胀,可伴有全身性肌痛,特别是手脚的小关节,疼到让人走路都打颤。此外,高烧数天后,过半患者躯干、四肢的伸展侧、手掌和足底会出现皮疹,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由伊蚊传播,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发病初期都有高热、头痛、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,容易混淆。不过,二者也是有区别的,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,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。

目前,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药物,主要依靠对症治疗,因此预防工作尤为重要。防蚊灭蚊是关键,要从环境和个人两方面入手。环境防蚊方面,要定期清理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,如花盆托盘、废旧轮胎、水桶等,避免积水成为蚊子孳生地;对于无法清空的水体,如景观池,可投放灭蚊幼虫药剂。个人防蚊方面,在蚊虫活跃时段,如清晨和傍晚,尽量减少户外活动,如需外出,穿长袖上衣、长裤,选择浅色衣物;室内安装纱门、纱窗,使用蚊帐;外出时在暴露皮肤涂抹合格的驱蚊剂,在蚊虫密集区域,可使用蚊香、电蚊拍等工具辅助灭蚊。

传染病防护

如果出现突发高热、关节痛或皮疹等症状,尤其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蚊虫叮咬史,应立即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。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回来后,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,若出现发热、关节痛等症状,务必立即就医,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。

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,我们不必恐慌,但要提高警惕,做好防蚊灭蚊和个人防护措施,共同战胜这场疫情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基孔肯雅热 佛山疫情 防蚊灭蚊 传染病防护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