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则常见流言被辟谣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则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如哺乳期母亲生病不能吃药、干货没有保质期等。为大家揭开这些流言背后的真相,提供科学的生···
2025-08-30
近期,天气形势严峻。7 月 27 日,中央气象台暴雨黄色预警再次升级。内蒙古、北京、河北等 10 省份将遭遇大到暴雨,局地降水量突破 300 毫米。水利部也对河北、山西等地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,黄河中游支流或现超警洪水,海河流域防汛形势严峻。
暴雨天出行,需格外注意安全。要及时关注气象预警信息,尽量减少外出。若房屋进水,应及时切断屋内电源与气源。若必须外出,也有诸多注意事项。
户外行走时,积水超过 50 厘米,转移就可能有危险;积水没过膝盖,徒步会很困难。可以带一根长杆探路,避免掉进井盖缺失的下水道,或被积水中的障碍物绊倒。还要避开导电物体,像电线杆、变压器、电力线、铁栏杆及附近树木等都可能导致触电。发现电线落入水中,要绕行并报告相关部门。同时,不在山区沟谷、滩涂河道、泄洪道等区域游览、野营和露宿。暴雨天切勿参加涉水活动,不前往山地、峡谷、水边等易发生灾害的场所游玩。
驾驶车辆时,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,尽快找地势高的安全停车处。遇到立交桥下或低洼地带,别贸然通过,以防车辆被淹。如果车辆在水中熄火,要拉起手刹固定车辆,立即离开车辆向高处转移,不要滞留车内。也不要盲目尝试重新打火,这会让发动机进水,导致车辆损坏甚至报废。若无法撤离,要及时报警求助。
如遇山洪,在山区突然遭遇山洪袭击,应选择就近安全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,千万不要顺着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。如果洪水继续上涨,暂避处难自保,要利用现有器材逃生,比如用门板、大块泡沫等易漂浮材料捆扎成筏。若已被洪水包围,要设法与当地政府、防汛指挥部门取得联系,报告方位及险情,积极寻求救援。切勿游泳逃生、攀爬带电的电线杆塔,防止触电。
要是被困地下车库,水位刚没过脚踝,且上涨速度较缓慢,可以立刻转移车辆,这可能是最后逃生的机会。若水位已到小腿部位,且还在持续上涨,要立刻弃车逃生。这时如果人在车内,水压可能把车门紧紧焊死,将人困住。停车场一般有车行坡道、人行通道以及电梯,此时切勿乘坐电梯,而应迅速从最近的车行坡道或人行通道逃离。当然,杜绝此类险情最根本的原则是暴雨天避免前往地下车库等低洼处。
汛期家中也应常备一些用品。哨子在被困时可以用来求救。手电既能帮助在夜晚安全撤离,也能发出求救信号。救生衣和救生圈是防止溺水的保护工具。车内应常备应急锤,以便在车辆被淹时敲击车窗逃生。
总之,在暴雨天气,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,遵循科学的避险方法,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则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如哺乳期母亲生病不能吃药、干货没有保质期等。为大家揭开这些流言背后的真相,提供科学的生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“不要相信晚上十一点半后的大脑”话题冲上热搜。网友称深夜易做“傻事”,如冲动消费、贪吃等。中医和心理学专家指出,熬夜影响脑健康,还解释了“深夜效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深圳龙岗某小区被传建坟墓引发关注。媒体走访发现施工地在小区外公共用地,工人称是翻新土地庙且已获批。龙岗区民政局回应该构筑物非无主坟墓,属民间信仰···
2025-08-30
2025年9月起一批新规施行,涵盖社保、租房、教育等多领域。如免费学前教育推进,新增养老金领取方式,符合条件消费贷款可贴息,电动自行车速度有规定,非居住空间···
2025-08-30
今年七夕,“垃圾桶寻宝”在社交平台流行。网友分享攻略,组团蹲点商场、高档小区垃圾桶,想捡鲜花、饰品等。但律师指出,若捡到贵重物品拒不归还,可能涉嫌侵占···
2025-08-30
最新资讯
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则常见流言被辟谣
“不要相信晚上11点半后的大脑”上热搜,科学解析深夜冲动原因
深圳一小区被曝建坟墓,民政局回应正核查
9月新规来袭,涉及生活多个方面
七夕“垃圾桶寻宝”火了?背后藏多重风险
被忽视的家庭隐患:禁用插线板仍在“潜伏”
武汉警方辟谣:“双胞胎学生跳楼”系谣言,杜撰者已被处理
良品铺子就“花生上树”宣传致歉并全面核查
反诈老陈打假嘎子哥翻车,直播江湖风波又起
32岁男子跨省通勤两年多,每日6小时往返京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