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航空航班故障风波:谣言与真相的较量

发布于:2025-07-18 阅读:12
近日,春秋航空9C7760航班故障引发关注。网传飞机起飞离地后“砸下来”,实则是滑行阶段机械故障。此谣言引发大量恐慌,暴露出短视频时代信息乱象与公众易被误导问题,也反映企业辟谣需改进方法。

近日,一则关于春秋航空航班故障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,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有网友发视频称,7月15日乘坐春秋航空9C7760次航班从兰州飞上海,飞机起飞离地后“不知道什么断了”,飞机“直接砸下来”落地,这一描述让不少网友感到恐慌。

春秋航空

据潇湘晨报记者在飞常准上查询,这趟航班原计划19点40分出发,后变更为20点50分,最后22点44分起飞。记者联系春秋航空客服,客服称起初是航空流量控制调整时刻,后期是机械故障导致延误。对于飞机发生故障时是否起飞离地,工作人员表示将向上反馈,截至发稿未获回复。

不过,7月17日晚,春秋航空官方微博发布说明,称该报道内容不属实。7月15日,9C7760航班因流量控制推迟至20:50从兰州飞往上海虹桥,在飞机滑行阶段发生临时机械故障,机组按程序及时处置,将飞机滑回候机楼安排旅客下机。在整个过程中,飞机一直在地面,并未起飞“离地”,更没有“直接砸下来”。春秋航空第一时间更换飞机,该航班于当天22:45起飞,已将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。

航班故障

这一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、影响范围之广令人咋舌。很多网友看到视频后,被其中的描述吓得不轻,甚至有人连夜删除机票。然而,只要稍微冷静思考,就会发现这一谣言漏洞百出。飞机从“滑行”到“起飞”有着明显的区别。滑行时飞机速度较慢,高度为零,轮胎未离开地面;而起飞则需要加速到300公里/小时左右,机翼产生升力使轮胎离地。如果真的是起飞后“砸下来”,那动静和后果绝不是视频中所呈现的那样。

我们不禁要问,为什么我们总是容易被这种“一眼假”的谣言带节奏呢?首先,“航空安全”这四个字自带恐慌滤镜,人们在乘坐飞机时本身就会有一定的紧张和担忧情绪,这类谣言很容易戳中大家的痛点,让人来不及思考就转发传播。其次,短视频时代的“证据幻觉”也让很多人轻信谣言。很多人认为有视频就一定是真的,但现在的剪辑技术可以轻易地伪造画面。而且视频中往往缺乏关键信息,全凭拍摄者的一面之词。最后,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的心态也导致谣言迅速扩散,一个人的“万分之一可能”变成了几十万人的“集体恐慌”。

谣言

从企业的角度来看,春秋航空此次的回应虽然及时,但略显“被动挨打”。企业在应对谣言时,应该学会“用魔法打败魔法”,用更清晰、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辟谣,比如发布监控视频、乘客反馈等,让网友能够直观地看到事实真相。

其实,类似的“小视频引爆谣言,官方辟谣反转”的戏码已经多次上演。这反映出我们在面对信息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,容易被情绪左右。我们应该记住三个“防骗口诀”:一是看官方信源,遇到“吓人”的新闻先去官方渠道了解情况;二是用常识逻辑判断,很多谣言是违背常识的;三是看是否有完整证据,避免被短视频的断章取义所误导。

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要练就一双“火眼金睛”,不做谣言的“传声筒”,让真相在理性的土壤中传播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春秋航空 航班故障 谣言 航空安全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