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则常见流言被辟谣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则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如哺乳期母亲生病不能吃药、干货没有保质期等。为大家揭开这些流言背后的真相,提供科学的生···
2025-08-30
在2025年的7月,外卖平台间的“大战”如一场夏日风暴,瞬间席卷而来,让全民陷入了一场狂欢。每天清晨,人们一睁眼就被铺天盖地的满减优惠信息包围,仿佛置身于一个饮品的“折扣海洋”,网友们纷纷下场“参战”,尽情享受着这前所未有的福利,不少人甚至宣称自己一天能喝好几杯奶茶。
然而,这场看似热闹的“大战”背后,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危机。据媒体报道,一名男子因过量饮用奶茶导致血糖飙升,最终被紧急送往医院。这一事件如同一记警钟,敲响了人们对奶茶危害的认知。
在炎炎夏日,来一杯冰奶茶或者冰碳酸饮料,无疑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的事。它们那清凉的口感和解热的功效,成为了人们对抗酷暑的“法宝”。但我们必须明白,凡事都要有一个度。奶茶和碳酸饮料虽然能带来一时的爽快,却不能让我们毫无节制地贪杯。
奶茶的含糖量之高令人咋舌。一杯奶茶的含糖量大约等同于一瓶可乐,即便打着“低糖”“去糖”或“无糖”旗号的奶茶,实际上也并非真正无糖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明确规定,每天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,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,而正常甜度的奶茶每杯含糖量就高达35克。
大量的糖分摄入,不仅会导致肥胖和龋齿,对于需要控制糖分的孕妇来说更是极为不利。而且,糖摄入过量还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。
近期,各大外卖平台的竞争不断升级,奶茶和风味咖啡等饮品成为了这场商战的主角。叠加各种优惠后,部分奶茶的价格甚至比水还便宜,这让喜爱这些饮品的消费者难以抗拒,不少人感叹“一睁眼就想喝奶茶”。
医生们对此表示出深深的担忧。武康健保集团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徐春叶指出,夏季天气炎热,人体水分流失较快,确实需要大量补充水分。虽然奶茶可以提供一定的液体补充,但它的含糖量过高,大量饮用对健康并无益处。过量摄入糖分和反式脂肪酸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,增加肝脏脂肪沉积的风险,长期下去会引发代谢紊乱,进而导致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肥胖、痛风等疾病,甚至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和心脑血管疾病。
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损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。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,徐春叶医生发现,糖尿病、高血脂症等慢性病患者逐渐从过去的中老年群体向年轻人扩展。尤其在夏季,2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明显增多,他们大多喜欢喝含糖量高的饮品,如奶茶和碳酸饮料,甚至在夜间把这些饮料当水喝。久而久之,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。
那么,我们是否要完全杜绝奶茶呢?徐春叶医生认为,奶茶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,也是一种精神慰藉,不必完全禁止。但市民朋友们需要调整饮食观念,控制饮用的频次和量。建议一周饮用1 - 2次,尽量选择无糖或少糖的奶茶,避免添加高脂高糖的配料,并且选择小杯或中杯。同时,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作息,配合适当的运动。
除了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,这场外卖大战还给行业带来了诸多问题。餐厅为了吸引订单,不断降低售价,利润空间被压缩,很多小餐馆难以为继,甚至被迫关门;骑手工作强度增大,但收入不稳定,部分骑手还因追求效率忽略交通安全;而消费者虽然享受了优惠,却可能面临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。
这场外卖大战虽然带来了一时的狂欢,但我们必须警惕其背后的健康和行业隐忧。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行业从业者,都应该理性对待,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则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如哺乳期母亲生病不能吃药、干货没有保质期等。为大家揭开这些流言背后的真相,提供科学的生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“不要相信晚上十一点半后的大脑”话题冲上热搜。网友称深夜易做“傻事”,如冲动消费、贪吃等。中医和心理学专家指出,熬夜影响脑健康,还解释了“深夜效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深圳龙岗某小区被传建坟墓引发关注。媒体走访发现施工地在小区外公共用地,工人称是翻新土地庙且已获批。龙岗区民政局回应该构筑物非无主坟墓,属民间信仰···
2025-08-30
2025年9月起一批新规施行,涵盖社保、租房、教育等多领域。如免费学前教育推进,新增养老金领取方式,符合条件消费贷款可贴息,电动自行车速度有规定,非居住空间···
2025-08-30
今年七夕,“垃圾桶寻宝”在社交平台流行。网友分享攻略,组团蹲点商场、高档小区垃圾桶,想捡鲜花、饰品等。但律师指出,若捡到贵重物品拒不归还,可能涉嫌侵占···
2025-08-30
最新资讯
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则常见流言被辟谣
“不要相信晚上11点半后的大脑”上热搜,科学解析深夜冲动原因
深圳一小区被曝建坟墓,民政局回应正核查
9月新规来袭,涉及生活多个方面
七夕“垃圾桶寻宝”火了?背后藏多重风险
被忽视的家庭隐患:禁用插线板仍在“潜伏”
武汉警方辟谣:“双胞胎学生跳楼”系谣言,杜撰者已被处理
良品铺子就“花生上树”宣传致歉并全面核查
反诈老陈打假嘎子哥翻车,直播江湖风波又起
32岁男子跨省通勤两年多,每日6小时往返京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