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同环卫工翻8吨垃圾找手表引争议,多方回应背后的思考

发布于:2025-07-15 阅读:12
近日,山西大同两名环卫工4小时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回儿童手表,引发广泛关注与争议。有人质疑浪费人力,也有人看到城市温情。当地多方对此回应,此事背后反映出政府职责边界等诸多问题,值得思考。

近日,山西大同发生了一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事情。7月1日下午,来自深圳的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大同,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干净的纸质垃圾袋中玩耍,下车时不慎遗忘。次日上午,卢女士拨打了12345热线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。随后两名环卫工人花费4小时徒手在8吨垃圾中找到手表,并于当晚送还至卢女士手中。

环卫工翻垃圾找手表

这本是一件暖心的小事,但经发布到网上后,却引发了诸多网友的质疑。有人认为,为找一块儿童手表并不值得花费如此人力物力,“如果是人工耳蜗等关乎救命、要紧的工具还可以这样做,一个儿童手表有必要这样翻找吗?”还有网友表示,在高温下4个小时翻找8吨垃圾,此举并不体恤一线环卫工人,“谁来心疼环卫工人?”

7月14日,多家媒体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采访。山西12345热线接听人员称,如果有失物寻找求助,“只能帮助报警,让警方去帮助协调、寻找”,至于为什么会转接至大同市城市管理局,需咨询该局。大同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求助者“打的是投诉电话。人家是找的市民热线,然后反馈到我们这。人家就要求政府需要帮人家找”。

该工作人员表示,谁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,应该换位思考。既然群众有求助需求,政府部门就不应不理睬。求助者丢失的是智能手表,有精确的定位,“如果对方有一定的要求,也在我们能力范围内,我们会提供帮助。如果帮忙找了,没找到,那也没办法。这是找到了”。

大同市城市管理局回应

对于两位环卫工的工作,该工作人员称,其原有工作会有其他环卫工来接替。此外,两位环卫工搜寻工作并非是露天进行,是在一个非常大的场地内,装有风机,并不炎热。对于两位环卫工婉拒求助者红包感谢,以及公司是否会对两位环卫工有嘉奖,该工作人员称这是后续发展,也由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定夺,自己尚不清楚。

南都记者了解到,当地城管部门回应称,此次求助的卢女士是一位普通游客,没有其他身份。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表示,城市管理局本身是一个服务单位,对12345热线转办的事情接诉即办,没有过多考虑“值不值”的问题,不管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,他们都会提供帮助。肖志刚坦言,此次事件对工作有促进作用,坦诚接受批评,下一步会对环卫工人有一定奖励。

大同市新城环境公司经理王军介绍,环卫公司将拿出一部分经费,成立“助人为乐”基金,目前正在落实资金来源、制定奖励规则,将给予此次事件涉及的两名环卫工人奖励,并且这项工作将会常态化,以后对所有乐于助人的员工都会进行一定奖励。

环卫工人奖励

公众对“翻8吨垃圾找电话手表”这件事的质疑,其实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:其一,对于个体的求助,地方政府是不是负有无限责任,可以不计投入、不计成本地去响应和满足?其二,因游客诉求而“被逼”加班的两位环卫工人,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,有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和回馈?

有观点认为,12345热线不是许愿池,必须有求必应。如果诉求合法合理,在政府部门职责之内,依规办理这并无问题。但如果超脱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畴,被派单的部门有权婉拒,或者可以协助处理,但前提是对方得支付必要的成本,这是一个涉及有限政府职权边界是否清晰的议题。

总之,这件事引发了我们对于政府职责、资源利用以及环卫工人权益等多方面的思考。希望在今后的类似事件中,能够更加合理地处理,既能体现城市的温情与服务精神,又能保障各方的权益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大同 环卫工 翻垃圾找手表 游客投诉 争议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