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则常见流言被辟谣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则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如哺乳期母亲生病不能吃药、干货没有保质期等。为大家揭开这些流言背后的真相,提供科学的生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有网友发图文称,乘坐高铁二等座时,因邻座乘客体型较宽,体重约400斤。导致自己难以正常就座。该网友质疑铁路部门售票时未考虑乘客体型差异。
此话题引发众多网友共鸣。不少人分享类似经历:有人因邻座占空间被迫抬扶手;有人在三人座中间被两侧大体型乘客挤占;甚至有人邻座占三分之二座位,无法正常坐。
8月16日,中国铁路12306工作人员表示。若在列车上遇邻座体型宽大致空间拥挤。可第一时间向列车工作人员反映。协商调换座位。但若列车满员或无空座。可能无法调换。乘客需暂时克服。对于“能否避免体型差异大的乘客相邻就坐”的改进建议。客服坦言。目前购票系统按身份证号分配座位。无法提前获知乘客体型。暂无针对性改进办法。
客观来说。体型宽大的乘客确实会影响邻座乘坐体验。在密闭高铁车厢里。长时间蜷缩让人腰酸背痛。对于在意边界感的人。与陌生人肢体触碰很难受。但体型问题与不文明行为有本质区别。很多是疾病导致。并非乘客自主选择。本身还伴随健康困扰。过度聚焦体型差异易演变为隐性歧视。有网友说得好:“他们并不是在侵占空间。只是的确需要更多空间。”这种理解比抱怨更有温度。
面对这一难题。12306的回应虽基于现实。却略显无力。在列车满员或无空座时。让乘客“暂时克服”。面对售票源头改进建议。称“暂无办法”。有甩锅之感。在平等购票机制下。每位乘客应享有同等乘坐体验。不应因他人或外在因素受损。铁路方作为服务提供者。理应承担寻找合理解决方案的责任。而非将矛盾抛给乘客。
有网友提出。让体重、体型超出一定限度的人购买两张票。占两个座位。理论上能解决问题。但目前铁路为防黄牛倒票。限制一个有效身份证件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限购一张车票。一人买两张票与现有原则相悖。
不妨考虑设置少量可灵活调整宽度的座位。在线上购票时。提供给体型宽大的乘客选择。相应地。票价也可以适度上浮。一趟列车上这类乘客数量较少。提供个性化选择。不会过度影响火车运行效率。还能保障乘车舒适度。减少对其他乘客的影响。
此外。列车应积极盘活现有资源。在条件允许时。尽力为受影响乘客调换座位。提升乘客满意度。这能缓解矛盾。践行“公平服务”原则。无论如何。都不应将高铁座位空间有限产生的矛盾。转化为乘客之间的矛盾。更不应纵容偏激言论。铁路方有责任探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。通过差异化、精细化服务规避冲突。展现人文关怀。让旅程更和谐包容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@pbootcms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相关文章
8月29日发布2025年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,对多则近期科学流言进行辟谣。如哺乳期母亲生病不能吃药、干货没有保质期等。为大家揭开这些流言背后的真相,提供科学的生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“不要相信晚上十一点半后的大脑”话题冲上热搜。网友称深夜易做“傻事”,如冲动消费、贪吃等。中医和心理学专家指出,熬夜影响脑健康,还解释了“深夜效···
2025-08-30
近日,深圳龙岗某小区被传建坟墓引发关注。媒体走访发现施工地在小区外公共用地,工人称是翻新土地庙且已获批。龙岗区民政局回应该构筑物非无主坟墓,属民间信仰···
2025-08-30
2025年9月起一批新规施行,涵盖社保、租房、教育等多领域。如免费学前教育推进,新增养老金领取方式,符合条件消费贷款可贴息,电动自行车速度有规定,非居住空间···
2025-08-30
今年七夕,“垃圾桶寻宝”在社交平台流行。网友分享攻略,组团蹲点商场、高档小区垃圾桶,想捡鲜花、饰品等。但律师指出,若捡到贵重物品拒不归还,可能涉嫌侵占···
2025-08-30
最新资讯
8月“科学”流言榜发布,多则常见流言被辟谣
“不要相信晚上11点半后的大脑”上热搜,科学解析深夜冲动原因
深圳一小区被曝建坟墓,民政局回应正核查
9月新规来袭,涉及生活多个方面
七夕“垃圾桶寻宝”火了?背后藏多重风险
被忽视的家庭隐患:禁用插线板仍在“潜伏”
武汉警方辟谣:“双胞胎学生跳楼”系谣言,杜撰者已被处理
良品铺子就“花生上树”宣传致歉并全面核查
反诈老陈打假嘎子哥翻车,直播江湖风波又起
32岁男子跨省通勤两年多,每日6小时往返京张